资料逐步完善中。建议反馈邮箱:shiniutang@gmail.com
李小可官网www.lixiaoke.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基金会动态列表

基金会动态列表

著名雕塑家邹佩珠逝世 自称“李可染最理想的勤杂工”

发表日期:2015-05-13   分享到:

    2015年5月4日,著名雕塑艺术家、李可染夫人邹佩珠先生逝世,享年95岁。邹佩珠先生是中国当今最早的女雕塑家之一,更让大家更熟悉的是,邹先生是李可染先生的忠实伴侣和亲密助手,她一生积极协助李可染先生改革发展中国山水画、协助拍摄李可染教学片、照顾李可染先生生活。李可染先生过世后,为弘扬民族文化和推动中国画艺术的发展,不知疲倦地投入李可染艺术创作与中国画教育教学的全面研究中。她曾笑称,她为李可染当了“一辈子的宣传员”,更是“李可染最理想的勤杂工”,为弘扬李可染先生的艺术思想和学术理想奋斗了大半生。
 
    邹佩珠1938年考入国立艺专雕塑系,1947年任教于北平艺专。50年代初参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辛亥革命起草和定稿工作,主要代表作有北京体育馆休息厅的大型浮雕运动员像、北京工人体育场掷铁饼运动员像、安徽宿县烈士陵园彭雪枫烈士纪念碑雕像等,期间创议和筹办了我国第一所雕塑工厂。作为新中国最早的女雕塑家之一,她本应该在艺术道路上继续前进,但为了同为艺术家的丈夫李可染先生能够专心创作,在艺术上已小有成就的她毅然放弃了自己喜欢的雕塑,开始了“宣传员”之旅。
 
   风雨相伴:成就历史上的“李可染”
 
      “我生于1920年的农历七夕,没有嫁给‘放牛郎’,却和可染这个‘画牛郎’结缘一生。”这是邹佩珠经常说的一句话。
 
    1943年,从杭州逃难到重庆、正在重庆国立艺专就读的邹佩珠因同学李畹关系,与她哥哥李可染相识,1944年由林风眠先生主婚、李超士先生证婚与李可染先生结婚。那年邹佩珠24岁,李可染37岁,还有李可染的前妻苏娥去世后给他留下了的3子1女。
 
    “我和可染相识时,他只是一个一无所有浑身是病的穷教书匠。所有的一切是我们两人共同创造得来的。我们两人一起定下目标,共同努力。我和他一起度过了近半个世纪的艰苦生活,承受了所有苦难。我们一同经历了战争、自然灾害、政治运动和疾病痛苦。”在战乱逃难几千里的路上,李可染和邹佩珠与千千万万逃难的平民百姓一样,除了一条命,几乎失去了所有的一切,两人相互扶持走了下来。
 
    抗战胜利后,李可染到北平教书,直到新中国成立。那时,他经常出去写生。为了使李可染全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邹佩珠承担起家庭的担子。那时他们有5个孩子,还有老母亲要赡养,李可染的哥哥、姐妹家中有困难都需要他们帮助,老家亲戚生活有困难,也要寄钱去。邹佩珠只好去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兼职当美术老师,每天光批改作业就要到半夜。
 
    1966年,“文革”开始后,李可染被批斗,还被关进了牛棚。在政治高压下,李可染患上了失语症,大部分时间无法作画。邹佩珠十分担心,日日夜夜守在李可染身边,陪他说话,想尽办法安慰他,鼓励他。
 
    他们的儿子李小可在《我的母亲》一文中深情回忆:“每次批斗会后母亲都是提早赶回家,笑着迎接父亲,为他洗净头上戴高帽子留下的浆糊,开导安慰他。因为父亲的性格天生敏感内向,母亲怕他像他们的朋友老舍先生一样,经不住那铺天盖地的狂风骤雨。遭抄家的前几夜母亲将家中所有的藏书和书柜翻看一遍,怕其中夹有不利父亲的纸条、字句和杂物等,防止再给父亲增加不可预料的麻烦。我后来常常想父亲真幸运,是母亲让他活了下来,才有后来的李可染——中国艺术史上的李可染。”
 
    平反后,李可染迎来了又一个创作的新高潮。可这时他的身体健康状况非常不好,邹佩珠对其悉心照料。为了让李可染可以好好休息,邹佩珠在其画室兼客厅的沙发上睡了十多年。李小可看来,是母亲的付出使父亲在最后的十多年里达到了他艺术的高峰,实现了他理想的一部分,也成就了中国画史上李可染样式的新风貌。
 
     筹建基金会:推广李可染艺术不遗余力
 
    1989年12月5日,李可染猝然离世,被视为李可染亲密助手的邹佩珠称呼变成了“李可染遗孀”。这是身份,也意味着责任。李可染先生过世后,邹佩珠先生怀着特殊的情感,不知疲倦地投入李可染艺术创作与中国画教育教学的全面研究,先后主持出版数十种李可染画集、刊物,在国内外多次举办大型展览及交流活动,筹建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并首任基金会理事长。
 
    “早在1989年初,一位海外友人菲籍华裔实业家就曾捐赠十万美金给拟议中的李可染艺术基金会,但是当时李可染认为作为基金会的储备时日尚早,就决意将这笔钱全部捐给了文化部艺术节基金会,可是当年12月他却突然离世。”
 
    1992年9月,由中国画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协共同倡议发出《建立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倡议书》,倡议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和积极支持,并且得到由海内外朋友和家属集资的210万人民币作为成立基金会的筹备资金。次年3月24日基金会得到了朱镕基总理等中央领导人的特批,并很快得到文化部核准,于同年11月正式成立,邹佩珠出任理事长。与她工作过的同事曾这样写到:“我们常说我们的队伍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他们说这是因为邹先生的威望高,有凝聚力。”
 
    邹佩珠则说:“李可染就常常讲文化工作同运动会的几百接力一样,要一棒一棒地传下去,一个人他只能做他所能的那一部分,向这样的事情就要靠很多人共同来维护,来推动,来前进。所以,我们组织基金会凝聚一些同志们,一起来共同做,现在有很多理论家、绘画的人,都同我们多少年一起共同为之努力。”
 
    李可染艺术基金会成立10余年来,在国内及香港、台湾、韩国等地举办李可染艺术展20余次,产生了巨大影响;出版画集、书籍等几十种。举办《雪域彩练——西藏当代绘画邀请展》,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澳大利亚地区巡回展览;与中国油画学会联合举办《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画比较展》在国内及台湾各大美术馆巡回展览;在北京举办《黄润华作品展》;2007年是李可染诞辰一百周年,组织了一系列的大型活动,举办《世纪可染-纪念李可染诞辰一百周年》大型展览、国际艺术研讨会,出版画册、系列丛书等十几本书籍等等,开展的这些工作使李可染艺术基金会获得了很高的声望,在社会上受到业内外人士的称赞和好评。
 
    长时间以来,邹佩珠担任着任李可染艺术基金会董事长、李可染旧居管理处名誉主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并不知疲倦地主持出版了几十种李可染画集和书刊。但是日子并不是都这么平淡的。2007年的遗产分割案和2009年无偿捐赠,把邹佩珠先生推到了舆论的最前沿。
 
    大义捐赠:把李可染艺术完整保存
 
    2009年5月15日,邹佩珠在京宣布,她将属于她和她的三个孩子李小可、李庚、李珠的李可染作品共同捐赠给北京画院。这些作品包括李可染的中国画作品108件、书法作品122件、速写9册、水彩画13件,此外还包括李可染生前以及邹佩珠收藏的作品44件。消息一出,一直关注李可染先生遗产案的人们为之震惊。
 
    李可染猝然离世没有留下遗嘱。邹佩珠原计划在2007年捐献李可染作品为李可染百周年纪念献礼。但就在李可染百周年纪念日前的四、五月间,她接到了李可染前妻子女的起诉书。在长达两年的诉讼过程中,媒体报道主要集中在两个敏感问题:李可染过世后的作品流向和卖画收入。2009年5月14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媒体倍加关注的李可染先生遗产案作出终审判决,此次捐赠的就是法院认定的属于邹佩珠的作品。
 
    2009年6月,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实者慧——邹佩珠、李小可、李珠、李庚捐赠李可染作品展》,展出了捐赠的李可染作品,包括李可染早期的《天王送子图》《松下观瀑图》,也有中期《夕照中的重庆山城》《万县让渡桥》《雨中漓江》,更有其晚年的重要作品《万山红遍》《井冈山主峰》等,完整呈现了李可染一生各个时期的不同绘画风格以及创作脉络。
 
    时任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在前言《令人感佩的义举》中说:邹先生捐赠的这批李可染作品能完全反映李可染的艺术辉煌历程和取得的杰出艺术成就。可以设想,后人通过这批作品将得学习上的宝贵机会,并进而学习李可染先生对于艺术永无止境的而又朴素赤诚的求索、创造精神和高尚的思想情操。许多市民闻讯前来参观展览。有人还冲着她竖起大拇指,称赞她“伟大”。
 
    面对人们的赞誉,邹佩珠一直强调,这其实是她和李可染共同的心愿。早在十几年前,邹佩珠还向有关部门打过捐赠报告,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邹佩珠有个标准铁打不动,一定要捐赠给有国家拨款的公立美术馆。邹佩珠说:“李可染的艺术不光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把他的作品交给国家放在美术馆,能让后人不断深入了解李可染的艺术,了解二十世纪的中国民族文化。李可染的后人们看到在艺术圣殿中珍藏的这些作品时,也会感到荣耀。” 在她的努力下,李可染的诸多代表性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等公立美术机构。
 
    在1985年到2009年期间,邹佩珠向国家捐赠了李可染大量的创作精品,虽然捐赠的过程并不顺利。雅昌艺术网曾在专访中问起老人为何这般执着,老人说:“我们当时结婚一无所有,唯一有的就是我们两个人的两双手,能有今天也是靠我们的手。因此,我们两个人唯一能做的,就是为民族文化做一点贡献,这是我们共同心愿。他虽然过世了,但是我们共同的想法不能丢。”
 
    2001年以后,中国画价格暴涨,李可染的作品更是翻了十几倍,孩子们一度想把画卖掉。在邹佩珠看来,要是卖掉李可染的作品,的确可以成为富翁。可东西没了,无法集中表现国家那一段时期的成就:“再多的钱财,再供我们享受,又能如何?我们这一代人是从死亡线过来的,希望国家富强,好,然后更好!这也是我与可染的共同心愿。”
 
    邹佩珠对于捐赠只有一个要求,希望能有一个专门的地方对存放李可染作品:“也许李可染的东西过时了,但李可染这种工作态度永远不会过时。个人的价值必须要同国家连在一起,各过各的就还是从前的一盘散沙,一定要有凝聚力。大家都要维护这个国家、维护这个民族,有了国家和整体,我们就什么有了。正是因为有了新中国,才有我们,也会有李可染的今天。”
 
    2014年12月5日是李可染先生逝世25周年纪念日,也是他为探索中国画改革,以中国画方式写生60周年。北京画院将5年前接受的李可染作品捐赠,通过每年举办一次展览对先生的艺术进行整理和研究,于当天将5年研究成果进行展示。“江山无尽——李可染的世界系列作品展(山水篇)”当天下午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这是继过去四年来以人物、写生、牧牛、书法为专题的四个系列展的收官之作——山水篇,作为最能代表李可染创作风貌和艺术成就的篇章,成为所有系列展中最具分量的专题。
 
    开幕式当天,邹佩珠先生从医院赶到会场向到场嘉宾致谢,这是老人最后一次出现在公共场合中。
 
    2015年5月4日晚,艺术家李小可在朋友圈写到:“我母亲著名雕塑家、著名美术活动家教育家邹佩珠先生刚刚过世,享年九十五岁。特告之众亲友。”
 
建议内容:
联系方式:
关闭
提交成功!
感谢您的建议。关闭
提交失败!
重新提交